首页 资讯 正文

河北“老帮老”志愿者已超两万人

体育正文 36 0

河北“老帮老”志愿者已超两万人

河北“老帮老”志愿者已超两万人

打造河北特色(tèsè)、可复制推广的公益互助养老模式 我省“老帮老”志愿者已超(yǐchāo)两万人 河北日报(rìbào)客户端讯(记者王璐丹)近日,在武强县平安社区活动室里,62岁的耿(gěng)锦华耳戴听诊器,手握血压计气囊(qìnáng),细心地为老邻居测量血压。这位退休医生没想到,自己的医护知识在加入社区“银龄(yínlíng)”服务队后派上了大用场。 既要老(lǎo)有所养、老有所乐,又要老有所为。截至目前,全省“老帮老”志愿者已超2万人(wànrén),他们入户探访高龄老人、开展兴趣技能(jìnéng)培训,累计服务16万余人次。 在推动“老帮老”志愿服务活动中(zhōng),全省各地(quánshěnggèdì)持续丰富“老帮老”志愿服务内容(nèiróng),聚焦个性需求,不断细化推广医、食、住、行等服务项目。 修自行车、磨剪刀、理发……在唐山市路南区赵开楼社区活动中心,每周三(měizhōusān)的“老(lǎo)帮老”志愿服务日,都有10余位(yúwèi)身穿红马甲的队员来这里开展志愿服务。 “我们社区有3331名居民,一半在60岁以上。”赵开楼社区党支部(dǎngzhībù)书记(shūjì)贾海英说,由于社区老年人多,仅靠(jǐnkào)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很难做好养老服务工作,因此他们吸纳(xīnà)了社区低龄老人参与到养老服务中。 为提高服务的(de)精准性,社区把老年人分成两类,一类是(shì)60岁左右的“活力老人”,他们组成服务队,根据各自特长,义务(yìwù)提供家电维修、健康义诊等服务;一类是需要帮助的高龄老人,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可为他们提供日常采买、打扫卫生等服务。 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和幸福,低龄老人(lǎorén)也重新焕发活力。 小巧的钩针(gōuzhēn)、鲜艳的毛线,在王玉玲的手下(shǒuxià),很快变成了娇艳的“郁金香”。6月6日一大早,63岁(suì)的王玉玲就来到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西山街道安居社区“满天星”手工坊。作为这里的负责人,她一边编织毛线花,一边等着来上课的老姐妹(jiěmèi)们。 手工坊的展柜里,栩栩如生的“瓜果(guāguǒ)蔬菜”、活灵活现的编织玩偶……这些手工编织品都出自社区(shèqū)老人之手。 “我们定期(dìngqī)参加义卖(yìmài)活动,用挣到的钱购买原材料,可有成就感了。”王玉玲说,自从加入手工坊,每天教大家做手工,感觉(gǎnjué)非常开心,家里人都说她看起来年轻不少。 从热心(rèxīn)个人到志愿团体,从照料日常生活到精神慰藉,“老(lǎo)帮老”已经逐渐成为社区养老助老的常见模式。通过“老帮老”,“小老人”发挥余热,实现自身价值;“老老人”联通外界(wàijiè),满足生活需求。 如何能让这种助老模式持续(chíxù),让热心的“小老人”更(gèng)安心地帮助“老老人”? 近年来,我省(wǒshěng)各地社区采取了多种(duōzhǒng)有效激励措施。比如,承德市高新区(gāoxīnqū)滨河社区推行的“时间储蓄”制度,采取积分换礼的模式,鼓励低龄老人参与“以老助老”。 前不久,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《关于推进“老帮老”志愿服务(fúwù)的工作措施》《关于进一步(jìnyíbù)引导组建“老帮老”志愿服务队伍的通知》,号召各地创新激励保障方式(fāngshì),在(zài)积分回馈、时长兑换的基础上,探索推荐具有一定服务时长的“老帮老”志愿者,参与社区(shèqū)议事和治理的机制。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“老帮老”志愿服务险种,为参与“老帮老”的志愿者和服务对象(duìxiàng)提供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商业险。 “接下来,我们将主动对接相关部门,统筹(tǒngchóu)社会(shèhuì)资源,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‘老(lǎo)帮老’志愿服务,发挥低龄活力老年人作用,切实把‘老有所为’同‘老有所养(lǎoyǒusuǒyǎng)’结合起来,打造具有河北特色、能够复制推广的公益互助养老模式,在全社会营造友爱(yǒuài)互助、守望相助的养老氛围。”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。 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(zīxùn)
河北“老帮老”志愿者已超两万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